背景

最初階段

由關懷社會異象開始

1997年,一群牧者組成網絡,同心為香港禱告和分享異象。

 

 

延續基督教

關懷貧窮的力量

於2002年,香港面對日益惡化的失業情況,自殺與家庭暴力增多,社會悲觀情緒蔓延,因此於2002年4月創立「教會關注失業行動」向教會和社會人士籌募經費,創造超逾1,000個創業和就業職位,並成立教會關注失業行動支援熱線2755 5511,為失業人士提供情緒支援及擇業輔導。同時亦支持多間基督教機構,包括工業福音團契、基督教勵行會、新福事工協會等,開展不同形式之失業支援計劃,以幫助各區低下階層之失業人士就業。期間亦於東九龍區、深水埗區、東涌區和港島中西區,成立失業支援關懷網絡。

按此瀏覽教會關注失業行動-工作匯報2002年4月-2004年3月

至2005年初,本港失業率有所改善,但貧富懸殊差距卻愈形嚴峻,為推動教會關注貧窮問題,2005年1月舉行一個名為「教會關懷香港──貧富懸殊下的香港社會關懷貧窮家庭,官商民有責」的教牧同工研討會及記者招待會,呼籲教會作出「跨代脫貧」教會關懷行動,開放教會場地予貧窮兒童,為兒童提供免費功課輔導、免費社交活動、夥伴同行計劃等,得到各界大力支持響應。2006年4月「教會關注失業行動」正式定名為「教會關懷貧窮網絡」,並於2008年正式註冊成為有限公司。

   

解決結構性貧窮問題

由服侍兒童開始

理工大學教授陳清海博士, 李炳光牧師看到社會出現跨代貧窮的問題,遂與伙伴教會開展成長嚮導先導計劃,在教會中徵集信徒友師(mentor),與基層少年同行一年,作其人生嚮導,建立正面品格,減緩跨代貧窮,從而啟發了「生命導師」的需要。

以堂會為本的成長嚮導計劃正式推出,首年有27間教會參與,共241人參加成長嚮導訓練。第一階段的服務區域為深水埗、油尖旺、觀塘和東涌21間教會、75位友師、75位學員,及21位支援督導參加,工福、基督教勵行會、新福三間機構承擔區域統籌角色,於2012年3月完成。

後來政府回應「扶貧委員會」的建議,預留了三億元成立「兒童發展基金」,首批在全港7個區本計劃斥資一千五百萬元,有七百五十名十歲至十六歲基層兒童和青少年受惠, 以便有效運用和結合從家庭、私人機構、社會及政府的資源促進弱勢社群兒童較長遠的個人發展。

   

建立階段 尋找伙伴

建立網絡

機構會員包括 :工業福音團契、新福事工協會、基督教勵行會、施達基金會、明光社、城市睦福團契、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醫療及社福研究網絡兒童發展配對基金,與教關攜手合作,同心關懷貧窮、網絡同行、轉化社區。
   

推行全港抗貧運動

教會合一見證

2011年教關響應聯合國10月17日「國際消除貧困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邀請所有香港教會參與「教關10.10.10.抗貧運動」,一同關注及記念貧窮人的需要,喚起各界對貧窮問題的關注,成為全城轉化的運動。運動期望達到聯合國所提倡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實際行動處理資源匱乏的問題,同心協力,使每一個人的人權得到尊重。三個「10」就是在十月份用十分鐘時間,以任何形式表達關注貧窮人的需要,並可奉獻十元或以上,用在教會或其他機構之扶貧事工上。

   

愛心行動

連結各界社會資源

2014年教關成立「愛心行動」,連結機構或個人群體,提供免費資源,例如食物、服務、物資或活動等,與「教關」伙伴分享,藉著這些資源成為媒介和起始點,支援伙伴於地區向基層人士作長線服侍,分享基督的關愛和福音,轉化生命。此外,推動社會各界參與愛心行動的服侍,以實際行動去關懷社區基層人士,建立共融的社會。

   

企業和教會攜手

助青年人向上流動

為增強青年向上流動,擺脫跨代貧窮,2015年教關邀請約一百位職場商界領袖出席「教關青年向上流動嚮導計畫」異象分享會。計畫目的是建立嚮導文化,藉商界、網絡企業、學校、社區及教會,為青年建立一個具持續性及擴展性的青年向上流動計畫。

計劃每年有數十名青年人加入成為學員,在企業和友師的幫助和同行下建立自己的事業職志,加強自信和技能,將來可以力爭上游,向上流動。

   

教關不遺餘力

推動師友同行計劃

2019年,教關獲政府頒贈「支持機構獎」及「長期支持獎」,肯定教關在服侍青少年方面的貢獻和努力。教關非常感謝眾多伙伴教會、機構和學校的同行,十年來以師友計劃祝福基層兒童。

   

拓展階段 深化關係

網絡同行

2019年香港疫情爆發,教關與各伙伴為回應社會需要,不斷搜尋各方面資源,推出近多個疫情先導計劃幫助社區內的基層人士。2020年教關開展了「教會空間轉化」事工,推動教會及信仰群體開放空間深化社區關係。

   
未來計劃 充權各伙伴的機制,並持續推廣「國度觀的資產為本社區發展」 Kingdom Asset 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 (KABCD),以不同社區轉化、社會資本及網絡結連等模式,加強網絡服侍,轉化社區,讓貧窮人活出生命。